蘋果Vision Pro頭戴裝置推出,帶動了Micro OLED面板需求。根據DSCC最新報告預測,由于市場快速發(fā)展、需求強勁,預計2024年將是Micro OLED廠近期支出的高峰年。
據悉,DSCC這份報告追蹤了LCD、OLED、Micro LED以及Micro OLED等近80個不同細分市場的設備市場份額。
DSCC首席執(zhí)行官Ross Young表示,根據最新報告,為應對隨著市場加速增長而對更多產能的強勁需求,預計2024年將是近期Micro OLED廠支出的高峰年。
DSCC預計蘋果將在2024年年中左右從中國選擇第二家Micro OLED供應商,以加強與其現(xiàn)有供應商的競爭,降低面板成本同時提高產量。
報告顯示,在2020至2026年間,中國預計將占Micro OLED設備支出的85%,確保Micro OLED能與其他顯示技術競爭,并獲得較高市占率。
但以2020-2026年顯示設備總支出來看,由于日本顯示器(JDI)的G6 eLEAP OLED廠取消,以及京東方、LGD和維信諾的G8.7 IT OLED廠延期,這些超過了12個新的小型LCD和OLED投資金額,因而DSCC將預期下調3.5%降至670億美元,2024年預期支出成長49%、達76億美元,2025年將下降19%降至62億美元。
報告稱,雖然OLED在2023年以54%的份額引領支出,但實際上預計LCD在2024年將占據50%的份額,其中OLED為46%,Micro OLED為4%。OLED預計到2025年將占據55%的份額,而LCD則占43%。
從所有細分市場的設備供應商來看,佳能集團(還包括Tokki和Anelva)以10%的份額領先,其次是應用材料公司(8%)和尼康(4%)。前15名供應商中,有6家來自日本,4家來自中國,3家來自韓國,2家來自美國。DSCC預測,到2024年,佳能的份額將升至13%,應用材料的份額將升至9%,尼康的份額將升至7%。前15名公司中,有7家的同比增長至少為100%,預計前15名中將有8家來自日本的公司,其中4家來自韓國,2家來自中國,1家來自美國。
從2020年至2027年的面板供應商來看,DSCC數據顯示,京東方將以24%的份額領先,其次是TCL華星(18%)、天馬(11%)、HKC(10%)、維信諾(9%)、LGD(8%)和SDC(7%)。TCL華星在2022年和2023年領先,SDC預計在2024年領先,京東方預計在2025年領先。
▲ Micro OLED設備支出。(Source:DSCC)
▲ 顯示器設備支出預期。(Source:DSCC)